close

  日前,廣東各地高考考生體檢工作相繼結束,有醫院跟媒體反映今年考生聽力下降和受損的情況越發突出:聽力在3米左右考生較多,部分學生在4到5米的距離就已經無法聽到聲音。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研究所醫師陳菲菲表示,學生聽力下降有耳屎堵塞、神經性耳聾和中耳炎等多種原因,在高考體檢中查出聽力較差的學生應該立刻去醫院查明原因及時治療;過往有慢性噪音刺激史導致神經性耳聾是學生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提醒廣大學生最好少帶耳機少熬夜,保護好聽力才能以良好的身體狀態迎接考試。

  發現聽力變差應做進一步聽力檢查

  「高考體檢測聽力能夠根據一個普遍的標準,比如3米、5米能聽到的聲音,利用專人或機器發聲,對考生聽力水平進行一個大概的估計;但要更精準地判斷孩子的聽力水平,應該從做純音聽力檢查,檢查值達到25db以上,就可以列為正常。」陳菲菲表示,部分地方高考測聽力的方式跟發聲的音量有很大關係,檢查結果也有可能存在誤差,但在門診過程中,確實發現孩子聽力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長時間帶耳機、耳麥聽歌聽小說已經成為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一個主要因素之一。」

  戴耳塞:慢性雜訊刺激導致聽力下降

  陳菲菲介紹,雜訊的刺激會引起聽力下降,但雜訊不全是我們普遍認為的聲響巨大才是雜訊,「刺激耳部的雜訊分兩類,一種是短時間內聲音很大的雜訊,比如像最近很多人清明回家拜山放鞭炮,鞭炮一響耳朵就嗡嗡響、耳鳴,接著就聽不見了;還有一種就是長時間的聲音刺激,在患者沒有意識的情況下被『剝奪』聽力,由於聽力下降的過程不明顯,大部分人發現聽力出問題時都已經延誤了治療,長時間帶耳機耳麥就是後者。」陳菲菲打了個比方,「聲波的傳播也像一種壓力波,耳朵塞進耳塞的時候,耳道是封閉的,周圍沒有一個空間的緩衝,聲波就只能直接打到耳膜上。」陳菲菲表示,這種情況,醫生在檢查的時候無法發現患者耳膜有發炎或其他問題,但患者能感覺到耳痛,長時間如此,聽力便會開始發生平穩的下降。「由於患者無法覺察到自己耳朵發生的問題,常常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聽力下降是一種耳聾,耳聾從開始發病到看診,三天之內治療效果最好,一星期以後療效較差,一個月之後的治療效果是不好的。」

  尋找病因、放鬆壓力也能及時挽救聽力

  陳菲菲介紹,除了長期帶耳塞聽歌引起的聽力下降,學生聽力不好的問題還有各種各樣,「有的孩子聽力不行是因為耳屎堵住了,把耳屎衝出來聽力就會恢復,這種問題要解決非常簡單;有的孩子因為感冒得了中耳炎,我們一般查一下聽力,看看耳朵有沒有積液、有沒有炎症,對症治療,過一段時間也能好。」在高考體檢過後,考生還將會迎來英語聽力考試等挑戰,陳菲菲提醒,覺得聽力有問題的時候,首先到醫院看看是什麼原因,就方便及時解決問題。

  值得提醒的是,由於高考競爭激烈,部分考生還會選擇熬夜複習,一些家長也會不時對考生進行敦促,「如果考不上哪個學校可能就會怎樣怎樣」,陳菲菲指出,過度的緊張、焦慮容易引起血管痙攣,導致突發性耳聾;晚上熬夜,身體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受到細菌、病毒感染,增加患中耳炎和耳聾的風險。「因此,考生考前最好就是少用耳塞,避免熬夜、減小精神壓力,這樣才能以更好的狀態去迎接高考挑戰。」陳菲菲說。(通訊員:張良衍)

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健康資訊由 有健康網 提供 http://www.uuuwell.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uuwell 的頭像
    uuuwell

    uuuwell的部落格

    uuuw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