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名醫扁鵲在渤海(今河北任丘)一帶行醫。一日,他正從藥罐中取出炮製好的青礞石,準備為一位名叫陽文的鄰居治療中風偏癱。這時,門外傳來一陣喧鬧聲,扁鵲問其究竟,原來是陽文家中養的一頭十幾年的黃牛,不知何故,近來日見消瘦,以致不能耕作,陽文的兒子陽寶便請人把牛宰了。誰知,陽寶發現牛膽里有塊石頭,扁鵲對此頗感興趣,囑陽寶把石頭留下,以便進一步研究。陽寶笑了:「先生莫非想用它做葯?黃牛之病源於結石,這結石乃病根也,哪能治病?」扁鵲一時也答不出來,隨手把結石和桌上的青礞石放在了一起。
正在這時,陽文的病又發作起來,扁鵲趕到,只見陽文雙眼上翻,肢冷氣急,十分危急。他一邊扎針一邊叮囑陽寶:「快!去我家把桌上的青礞石拿來!」陽寶氣喘吁吁地拿來葯,扁鵲也未細察,很快研為細末,給陽文灌下。不一會兒,病人停止了抽搐,氣息平穩。待扁鵲回到自己的屋裡,發現青礞石還在桌上,而牛結石不見了,忙問家人:「何人動了牛結石?」家人回答:「剛才陽寶取過!」這個偶然的差錯卻給扁鵲帶來了深思:「難道牛的結石也有祛痰定驚的作用?」於是,第二天他有意識地將陽文葯里的青礞石改換為牛結石使用。三天後,陽文竟奇跡般地痊愈。喜得陽文連聲稱謝。扁鵲說:「不用謝我,還得謝謝你家公子呢。」於是將陽寶錯拿牛結石代青礞石的經過講了一遍,並說:「此石久浸於膽汁中,苦涼入心肝,能清心開竅,鎮肝熄風。」陽文問道:「這葯叫什麼名字呢?」扁鵲思索片刻:「此結石生在牛身上,凝于肝膽而成黃,可稱它為『牛黃』。」然後又說:「牛黃有此神效,堪稱一寶,牛屬丑,再給它取個別名,叫『丑寶』吧。」
文章來自 國名健康 >> [中藥視野] >> 牛黃為何又叫「丑寶」?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