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腫瘤中心登記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每分鐘就有6人確診為癌症。癌症很多時候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談癌色變」,但卻忽視了它的存在,直到身體已經亮起了紅燈時才接受治療,往往已經來不及了。山東商報《新健康》推出中醫腫瘤大講堂,「發現、治療」從普及腫瘤知識開始。
我們祖國的傳統醫學,是一個博大精深的理論寶庫。對於癌症的病因,中醫理論認為來自於人體的內外兩個方面,其中內部的因素一個是正氣虧虛、陰陽失衡,第二個就是情志失調、內傷七情。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人的心理狀況與一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此,記者採訪了濟南華聖醫院王現軍院長。
記者: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一種說法:「癌症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是被嚇死的」,這其實從另一個角度揭示出心理狀態對於癌症患者的重要影響,那麼良好的心理狀態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有哪些重要意義?王現軍院長:人們一旦患上了癌症,必然會在精神上帶來巨大的壓力,使不良情志陷入進一步的惡性循環,在恐懼和焦慮中越陷越深。其實,患者的這種恐懼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正在實施或即將到來的治療過程。手術后給器官和肢體造成的缺損、化學治療的毒副反應以及放射治療的後遺症,都使人感到不寒而慄。惡劣的心境,更使機體的抗病免疫功能進一步削弱,為疾病的治療帶來更大的難度,甚至造成整個生命系統的崩潰。
記者:中醫治療癌症,大多採用「扶正祛邪」的辦法,通過扶植正氣,達到祛除邪氣、平衡陰陽的目的。這種方法是否也體現著上述觀點呢?
王現軍院長:是的。所謂「正氣」,指的是人體內一切積極的、健康的、具有抗病能力的因素。從廣義的角度來講,樂觀大度的性格、堅忍不拔的毅力、積極向上的心態也都是「正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性化的治療方案、無創傷無毒性的治療過程、溫馨平和的治療環境、易於接受的治療費用等等,也都是「扶正」的必要手段。
記者:看來在癌症治療的過程中,心態、情緒對於疾病的影響不可忽視。有沒有給您印象較為深刻的例子呢?
王現軍院長:這樣的例子有很多。2011年3月,一位晚期鼻竇癌患者,來診時患者頭顱內的腫瘤已將左眼球壓迫前突,患者劇烈頭疼,視物模糊;患者精神壓力巨大,痛苦異常。根據這位患者的具體情況,我們為他制訂了「中藥加放療」的治療方案。經過運用中醫「溫調平衡療法」綜合治療並配合適度放療,兩個療程後患者癥狀完全消失,突出的眼球也基本恢復正常。目前患者精神振奮,信心十足,正接受進一步的康復治療。
記者:心理狀態對治療癌症影響如此巨大,您還有什麼想提醒廣大癌症患者的?
王現軍院長:目前,一種被大家普遍接受的觀點是,癌症既是機體功能與結構的異常,也是心理與精神的異常。癌症的治療與康復就應該是身體和心理的整體康復。中醫學情志療法是臨床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情志調節是癌症防治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的一項重要內容。
(健康資訊由 有健康網 提供 http://www.uuuwe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