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發現,各大城市的酒店、賓館、商場、寫字樓等公共場所的衛生間,大多用馬桶取代了蹲便器。可事實上,公廁的馬桶並不受歡迎。甘肅蘭州的陳小姐向《生命時報》反映:「公共場所的馬桶實在不敢坐。」清潔不及時,多數不提供坐墊紙,還有人蹲在馬桶上,踩得全是鞋印,每次上廁所都不得不扎馬步。本來「高端」的馬桶,為何引進國內后「水土不服」,公廁裝馬桶,真的衛生方便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科技處處長、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董小平認為,雖然現在很多公共場所都安裝了馬桶,但多數城市的社會服務還未升級,清潔消毒工作不及時,讓人無法放心使用。「公廁的馬桶的確存在著衛生隱患。」北京市政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重大傳染病專家委員會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崔小波教授解釋道:「馬桶不如蹲便乾淨衛生,不過絕大多數皮膚病是不會通過馬桶墊傳播的。使用馬桶主要需注意預防生殖器的傳染病,如2型皰疹(一種生殖器潰瘍),這種疾病可以通過生殖器接觸馬桶坐墊進行間接傳播。因為生殖器表面是一層黏膜,這層黏膜並不像皮膚一樣具有較強的抵抗病菌的功能。因此在如廁時,應盡量避免生殖器和馬桶的接觸。」至於有人擔心如廁時,馬桶里的水濺到皮膚上會引起皮膚病,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人體的排泄物多數是不攜帶傳染性病菌的,所以馬桶中的水並沒有什麼致病性。但在「非典」等特殊時期,就需另當別論。
不過,崔小波認為,很多地區安裝馬桶則是考慮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不少老人腿腳不便,蹲便上廁所很困難。當然,對一些年齡小的孩子來說,蹲廁也很麻煩。因此,在老人和孩子常出現的公共場所衛生間,可以多安裝馬桶;而在寫字樓的衛生間,則可以根據人們的習慣,適當多安裝蹲便器。
那麼在公共廁所如廁時,如何更安全地使用馬桶呢?兩位專家建議,最好墊張紙,防止生殖器和馬桶座接觸;可以攜帶攜帶型消毒劑,只要對著馬桶座噴一噴,就可以殺菌消毒,這種方法也是國外很多女性採用的方式,衛生快捷;如廁后要認真洗手,至少清洗30秒;愛護公共設施,不要踩在馬桶座上如廁。
(健康資訊由 有健康網 提供 http://www.uuuwe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