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按摩--指壓法……………………………………………………河北省張家口博愛醫院孫增耀按摩療法是祖國醫學的瑰寶,為使醫學百花園中這枝奇葩更加嬌艷,我們應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不斷創新、充實提高,現介紹日式按摩-指壓法,供同道參考、借鑒。
日式指壓法程序及手法:
一、觸診檢查
術者雙手掌在被術者頭頸部、背部、胸腹部、4肢及手足部,仔細觸摸,查其皮溫,皮膚光滑或粗糙狀況,皮下腫塊,肌肉緊張度,體查內臟狀況及關節活動度,同時觀察被術者表情及反應,了解身體及精神狀況,發現病變或不適部位。
二、操作程序
頭部-仰卧
1、術者雙手拇指伸開,4指併攏,以虎口置於被術者雙側頸根部,至肩頭,反覆按壓,以產生酸脹感為度。
2、被術者雙側斜側位,術者一手扶側頭,一手拇指、多指在顱底胸鎖乳突肌起始點及頸肌群,施按壓法,雙側均做;后雙手多指置於被術者上胸向頸部捋按並著力將頭頸及上胸抬起離開床位,做牽拉手法,在牽引狀態下,向左右搬動頸椎,力度適宜可有聲響更佳。
3、雙拇指捋按下頜、鼻翼、眼眶、顳部、前額,多指翻卷耳廓點按耳屏。
胸腹部-仰卧
1、術者立於被術者頭側,以小魚際為著力點,自上而下按壓胸骨;拇指著力按壓肋間,自上而下逐漸下移。
2、術者一手掌置於被術者胸廓前,一手掌置於側胸部,雙手配合施椎顫手法,使被術者胸廓內有動感為宜,雙側均操作。
3、術者雙手置於胸廓兩側,自腋下至肋弓左右搖顫,幅度適宜。
4、術者一手多指擼腹部,另一手掌推按腹部,形成往返作用力多指點擊腹部,使之產生緊張感,以肋弓下緣為點擊重點。
5、術者雙手大魚際置於被術者肋弓下緣向上推顫,使腹內產生動感。
下肢部-仰卧
1、術者雙手掌著力處自上而下按壓下肢,順肌肉走行方向施術。
2、被術者屈髖,術者一手握髖,一手扶膝,屈伸、內旋、外旋,活動下肢關節,幅度逐漸加大,雙側均做。
3、術者一手扶被術者膝部向對側推壓,使同側臀腰部離開床面,另手插入腰骶,4指指端著力抵于腰底部,術者扶膝之手及反向壓回,兩手配合,形成對抗力,反覆數次,雙側均做。
4、被術者屈膝屈髖,雙足平放于床面,術者一腿抬起,抵住被術者雙足;雙手掌按壓被術者下肢外側肌群,后雙下肢伸直,自然放鬆。
5、術者于被術者足側,雙手推雙踝,抬起下肢,先左右搖動,再上下顛簸,後分別牽拉兩下肢。
上肢部-仰卧
1、術者一手按被術者肩部,一手握腕,牽拉抖動,後手掌按壓肩部和上肢肌群,伸屈活動肩肘腕關節。
2、術者雙手多指捋按被術者掌指肌群,活動掌指關節,諸指拔伸。
3、被術者以上肢舉過頭頂,術者握其雙腕,牽拉上肢令其屈肩屈肘與術者做對抗伸曲。
4、術者與助手分別牽拉被術者腕及踝部向反向牽拉,先同側上下肢,後上下肢交叉牽拉。
背部-俯卧
1、術者雙手掌自被術者肩、背、腰及雙下肢依次按壓;再由肩臂至手按壓疏理以放鬆肌肉。
2、術者雙手交叉,掌跟置於被術者雙側豎脊肌內緣,先由上向下依次推按再彈撥至腰骶部。
3、術者一手拇指順向置於被術者脊柱旁,另一手掌壓于拇指上以加強力量,依次按壓脊柱兩側至腰骶部。
4、術者雙手置於被術者胸廓兩側自上而下按壓,推顫,搖動,幅度適宜。
5、術者雙拇指著力在被術者腰部及底髂韌帶按壓彈撥,后雙手交叉掌根著力推按髂後上緣。
6、術者一手按于被術者骶骨部,另一手掌依次按壓下肢后外側肌群;后一隻手置於對側膝部,另一隻手壓于骶部,施搬按法,同時壓骶骨之手逐漸上移,雙手配合,力度適宜。
7、術者一隻手插過被術者同側腋下,手掌置於頸后,另一隻手置於對側髂腰部,雙手交錯用力,使被術者上半身轉為側位,同側下肢自然屈曲;后搬頸之手由腋下撤出,置於肩前部,另一隻手按背部,雙側均操作。后被術者恢復俯位。
8、被術者屈膝90度,術者一手握其足部,另一隻手拇指插入趾間,行逐指搖動,再五指搖動,反覆認真施術,后逐指拔伸。
9、術者與助手分別牽拉被術者腕踝部,先同側,后腕踝交叉牽拉。
三、體會
1、指壓這套手法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動靜結合,整體調節,表裡兼顧。即所謂"開達雍閉,通利百節"。通過手法操作,使機體肌肉、關節乃至內臟器官都動起來,鬆開來,有效地促進新陳代謝,血液旺盛,達到松則不痛的目的,不僅是很好的保健按摩手法,用於臨床醫病,也會起到良好的效果。
2、日式按摩稱指壓法,顧名思義是以按壓手法為主,巧妙配合運動法,全身施術,著眼重點部位,動作幅度一般較大,卻柔和有力,且力度可由表及里,深達筋骨。故對激發機體機能,調理臟腑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均有積極作用。
3、本套手法施術是以人體解剖、肌肉、韌帶、血管走行為基礎的,我們若與中醫經絡學說結合創新應用,施術效果會令人更加滿意。
(責編郭培平)
文章來自 有健康網 >> [葯浴] >> 殘疾人聯合會
參考:
留言列表